演講者:李翠云
老師們、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我是李翠云老師。今天國旗下,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:努力讀書,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。
短暫的高考假期結束了?;貞浺呀涍^去的假期,你是否有值得回味的事情和經歷呢?
我想,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受。
有的同學“收獲”的可能是胡吃海睡,做的是“低頭游戲”一族,生活的節奏全部被打亂。
而有的同學則會選擇了一本好書,與偉大的心靈對話。還有的同學會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強化自己的薄弱的學科,實現趕超;或是有的同學會和自己的良師益友談心,獲取前進的動力,感悟人生的真諦!
規劃不同,過法不同,假期對于我們的意義就不同。
有的同學可能難以理解,假期有必要這么拼,這么苦,這么累嗎?
其實,更進一步就是問,讀書有必要這么拼,這么苦,這么累嗎?
而此刻,我相信不同的同學心目中會有不同的答案?
下面給大家分享一段父與子之間的經典對話。他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大有不同。
兒子問父親,人為什么要讀書。
父親說,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,只能用來做籬笆,或當柴燒。10年的樹那就可以做檁條。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,可以做粱,可以做柱子,可以做家具,造船,造橋等等。
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,他7歲就可以放羊,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,但他除了放羊,基本干不了別的。
所以呢,如果小學畢業,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,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,也可以當小商小販,小學的知識夠用了。如果初中畢業,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。如果高中畢業,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。如果大學畢業,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,鐵路橋梁了。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,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。
從這對話里我們可以看出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巨大差異在于機會。努力讀書,你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。
李嘉誠也這樣說過:“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,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?!?span>
著名作家龍應臺也曾這樣對她的孩子說過:“孩子,我要求你讀書用功,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,而是因為,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,選擇有意義、有時間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謀生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,你就有成就感。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,不剝奪你的生活,你就有尊嚴。成就感和尊嚴,會給你快樂!”
同學們,有機會,才會成功,才會有未來。為了將來我們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,今天的我們必須努力。所以,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。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,就應該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,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!
當你想要放棄了,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、起得比你早、跑得比你賣力、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,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。
“既然選擇了遠方,便只顧風雨兼程”這是詩人汪國真曾經說過的話,也是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該做到的。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奮力拼搏,為夢想而奮斗,為了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奮斗。不負青春,不負自己!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。
演講者簡介:李翠云老師,高中政治老師,現任高一8班班主任。李翠云老師平和親切,認真負責,寓教于樂,深受學生歡迎。曾獲第十一屆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特等獎,解題能力大賽二等獎。
技術支持:湛江市寸金培才學校信息裝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