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日下午,我校聆心社在心理咨詢室舉辦了以“抑郁癥”為主題的科普性講座,講座由實習心理老師鐘秋琳主講,我校心理老師劉倩倩進行指導。本次講座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抑郁癥的含義、產生原因、主要表現和危害。讓同學們將抑郁癥和焦慮情緒區分開來,學會正確看待抑郁癥和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。
首先,鐘老師用幾則新聞導入到今天的抑郁癥主題,讓學生意識到,抑郁癥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疾病,抑郁癥患者其實普遍存在我們周圍。
接著,鐘老師對抑郁癥的含義作了解釋,指出抑郁癥不僅僅是簡單的心情不好,它還表現為悲傷厭世、興趣減退、自殘行為等,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質量。同時,鐘老師也對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和抑郁自評量表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。在介紹了一些診斷標準后,鐘老師也強調了抑郁癥的診斷是必須由醫生來做,我們不能就把抑郁癥的狀況簡單地套在自己和其他人身上,以此斷定他有抑郁癥。
此外,鐘老師對于抑郁癥的產生原因、常見表現及危害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,同時指出了抑郁癥與焦慮情緒的一些共存癥狀,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抑郁癥。最后,鐘老師介紹了一些抑郁和焦慮的自我保健方法,這些方法主要包括:規律生活、健康飲食、定期運動和注意與人溝通等。
通過本次講座,學生們都表示對抑郁癥有了初步的了解,也意識到了要重視心理疾病,學會保持健康的心態。
講座開始
講座進行中
學生認真聽講